報告地點:實驗三樓102
報 告 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馬紫峰
主辦單位: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備 注:
報告內容簡介:
電化學能源是基于電化學儲能與轉換理論發展起來的新能源技術。電化學能源工程研究涉及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電化學能源材料與器件設計與制造過程工程原理及應用,電化學能源工程技術創新將為新能源汽車、儲能工業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本報告結合報告人在燃料電池、電化學儲能方面研究實踐,闡述電化學能源工程在化學工程技術創新的前沿領域的地位與作用。
馬紫峰,1963年浙江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上海交通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電化學能源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電化學能源系統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聚電池研究院院長、中國化工學會理事兼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電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1985年在浙江大學化工系石油化工專業本科畢業,1988年在浙江大學化工系獲得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8年在華南理工大學化工系任教,1995年在華南理工大學化工系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先后入選教育部首屆“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曙光學者”和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2009 年獲得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2007年和2013年,先后兩次擔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開展電化學能源技術在電動汽車和大容量儲能中應用研究。
主要從事燃料電池催化劑與電催化反應過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能源材料制備過程工程理論研究。主持完成國家973 計劃、863 計劃重點、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課題20 多項,主編《過程工程導論》通識教材、主持翻譯了《動量、熱量和質量傳遞》經典教材。參與編寫《燃料電池》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SCI引用3000多次,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多項專利實施應用取得產業化,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項。